凡得热点

/

凡得智库

第3讲 | 性能分析

发布时间:2022-08-27

一旦流程模型被发现,性能分析技术就能帮助企业发现运行流程中存在的瓶颈,找到低效的流程步骤,也就是常说的堵点,从而进行针对性改进

01 什么是性能分析?

一个程或组织的性能可以从不同的方式定义。通常情况下,性能有三个维度,主要包括:时间、成本和质量。对于其中的每一个性能维度,都可以定义不同的关键性能指标(KPI)。

02 时间维度

吞吐时间(Throughput time),也被流转时间,是指实例从创建到完成所需的全部时间。

服务时间(Service time)是指某一实例实际的工作时间,个活动的服务时间和整个实例的服务时间都可以被量化。注意在并发的情况下,总的服务时间可能会比吞吐时间长。一般情况下,服务时间是吞吐时间的一小部分。

等待时间(Waiting time)是指一个实例等待资源所用的时间。

同步时间(Synchronization time)是指一个活动还没有完全启用并且需要等待外部触发器或另一个并行分支的所用时间。

03 成本维度

性能指标也可以从成本维度定义。执行一项活动的成本可能是固定的,也可能取决于所使用的资源类型、其利用率或活动的持续时间。资源成本可能取决于资源的利用率,因此在大多数流程中,一定时期内资源的平均利用率可作为成本维度一个关键的性能指标。

04 质量维度

质量维度通常侧重于衡量客户对 "产品 ""服务"的满意度。与成本一样,这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衡量。例如,通过调查问卷获取客户的满意度、每个实例的平均投诉数量或产品中包含的缺陷数量。

05 小结

性能分析关注从时间、成本和质量的角度改进流程。运用管理学理论,发展出了许多相关分析技术,一些技术通过给定的特殊性能指标来优化模型。然而,性能分析严重依赖于模型的质量。当模型和现实相似度不高时,基于模型的分析起不到太大的作用。